宝宝中气不足的表现-宝宝中气不足的表现是什么

文章介绍:

小孩子积食吃什么好?如何调理?

宝宝积食最好是饮食疗法:

第一,糖炒山楂,功能是清肺消食,尤其是对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效果比较好,做法是取红糖适量,如果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五到六分钟,闻到酸甜味儿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第二,山药米粥,它的功能是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是取干山药片一百克,大米或小黄米一百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可以,给宝宝吃点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小儿化食丸。

小儿积食主要可以通过日常膳食以及相关的药物进行调理。

小儿积食主要是指小儿进食过量导致的食物积滞在肠胃的一种肠胃疾病,一般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等。小儿消化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功能薄弱,进食不恰当时就会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积食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理,

1.给孩子进餐要定时定点,八分饱就可以,吃得太多会加重孩子的胃肠负担;

2.平常可以多给小儿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粥类,米糊,面条等,这类食物可以在补充营养的情况下,有效的调理小儿的胃肠道;

3.多数情况下孩子都是由于脾胃不和导致的消化不良,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吃一段时间小儿健脾散或者是肠道益生菌调理;

4.另外几味药膳也可以有效的调理小儿积食。如用大米50g,白萝卜100g,胡萝卜100g煲粥;谷芽、山楂、槟榔、枳壳各等分碾末冲服,每次1~2g,每日三次;焦馒头粥或焦米粥。将馒头切碎后炒焦加水煮粥,或将米炒黄煮粥,也可用饭锅巴适量煮水喝;内金粥。鸡内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细末,拌入粥饭中。每次用细末2克,每日2次。

孩子得的什么病

关于您女儿起湿疹的问题,是由于喝奶引起的,孩子以后可能还会陆续的起湿疹,但你别担心、孩子断奶以后问题就解决了。

1、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皮肤的创伤或感染(如脓疱疮)时细菌容易经血管进入血流,发展败血症。

2、婴儿护理脐的残端:是断脐时的创伤,要保持创伤面的清洁,否则成为细菌入侵体内的门户,轻症为脐炎,重者可发展败血症。

3、宝宝患感染性疾病:体温非但不高,反而下降,还有不吃、不哭或哭声低下,反应迟钝,体重不增,出现黄疸等非特异性的症状、体征;遇到上述情况应去医院诊治,否则会贻误病情。

4、宝宝出生时血液中有来自母体的免疫球蛋白IgG,使宝宝不容易得一些疾病(如麻疹)。但另一种免疫球蛋白ZgM,不能通过胎盘到胎儿,而免疫球蛋白M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的主要抗体,因此宝宝容易患大肠肝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脑膜炎、败血症)。

5、宝宝胃肠道屏障机制差,肠道内的细菌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尤其牛奶喂养的宝宝(母乳喂养时,母奶中有分泌性免疫球蛋A,可增加肠道的免疫抗病功能)。宝宝血脑屏障机制亦差,得了败血症后细菌容易进入脑部,发展为脑膜炎、脑脓肿。

6、宝宝抽搐时除了比较引人注目的全身性或身体某一部分(如面、某一肢体或几个手指)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外,更多见的是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轻微的动作,有的宝宝表现为反复的、短暂的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

7、舌苔白又厚、腹中积食多。正常时婴幼儿舌苔薄白清透,呈淡红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气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内有湿浊内停、或胃有宿食不化,此时要着眼消食化滞,可使用小儿化食丹、小儿百寿丹、消积丸等药,以促进婴幼儿消化。

8、手足心热,常有病痛。正常婴幼儿手心脚心温和柔软、不凉不热,若手心脚心发热,往往是要发病的征兆,这时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况和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穿着。

9、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若宝宝口鼻干燥发热,口唇鼻孔干红,鼻中有黄涕,表明宝宝肺、胃燥热,需要让宝宝多饮水、避风寒,以免宝宝发生高热、咳嗽。

10、食欲不振。如果宝宝饮食过量,或者吃了生冷的、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宝宝肚胀不舒服、饮食不畅,导致食欲不振,在睡眠中常常翻动不安、磨牙。

11、睡眠姿态。正常的婴幼儿睡眠时比较安静舒坦、呼吸均匀且没有声响,有时小脸蛋上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表情。但宝宝入睡时若出现以下状态,则是不正常:

①刚入睡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并伴有其它不适症状,比如有四方头、出牙晚、囱门关闭太迟等,这是患了佝偻病的征兆;

②夜间睡觉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颊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正常是110次/分钟),便预示宝宝即将发烧;

③睡眠时哭闹不止,时常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烧,这可能是宝宝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

④熟睡尤其是在仰睡时,鼾声较大、张嘴呼吸,而且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则可能是因为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所引起的;

⑤睡觉后不断咀嚼、磨牙的话,则可能是肚子里有蛔虫,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所致;

⑥睡觉后用手搔屁股,且肛门周围有白线头样的小虫在爬动,则是蛲虫病。

12、大便干、呈羊屎状。正常婴幼儿的大便为软条状,每天定时排出。若大便呈羊屎小球状,且干燥难以排出,或2~3日一次干大便者,多是肠内热气过重。内热过久,宝宝不仅容易出现上火症状,而且容易感冒发烧。

另外,常言道,要想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饥不是说要让宝宝饿肚子,寒也不是要让宝宝受凉挨冻,而是指宝宝饮食穿着要适量,不偏食、不过热,并根据季节变化作相应调整。吃得过饱、或过热出汗太多,都会使宝宝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疾病。

【宝宝得病前预兆】

1、“三不”:即不吃、不哭、体重不增。宝宝不愿吃奶,如果勉强喂奶,容易发生呕吐。这跟大人生了病、倒胃口的原理是一样的。正常新生儿饥饿时哭声响亮,这是“求吃的信号”。一旦有病,哭声就轻微如猫叫,病重时很少有哭声,睡眠时间更长,这是中气不足的缘故。宝宝降生后3—4天时由于吃奶量少,加上大小便排出和皮肤蒸发水分,体重会轻微下降,以后便逐渐上升。如果有病,体重便不增甚至下降。不过,这个细微改变,家长并不知道,因为家长没有每天给宝宝称体重的习惯。当然,有些宝宝得病后会烦躁不安、多哭多啼、不肯入睡,这种反常现象也是有病的表现。

2、睡眠“不老实”:小孩发热在还未被觉察之前,常表现出夜里睡眠“不老实”(不安静),比平时更多的辗转反侧或手足乱动。

3、呼吸不平静:健康小孩睡眠时呼吸是平静的,但在发热前可出现呼吸不平静,鼻腔或者喉咙里有“呼呼”的痰鸣声。家长需注意宝宝鼻翼是否扇动,解开上衣看看宝宝呼吸时胸部软组织(胸骨和锁骨交界处)有无凹陷。若有怀疑,可测体温。尤其是小童,尽管已有发热,但白天仍精神十足,照常玩耍,易被忽视。朱德的保健医生胡维勤教授谈养生

4、情绪、性格改变:小儿身体不适时,也会像大人一样出现情绪和性格的改变,他们不爱玩,好哭闹。有些小儿得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出现发热或较明显的神经症状之前,可先有一段时间的性格改变,甚至行为、动作也与往常有异。这也是疾病的先兆症状。

总之,家长要善于对宝宝进行观察,以便较早地发现某些异常现象,不要被小孩“白天玩得好好的”的假象所蒙蔽。

满意请采纳。

小孩积食有什么症状?

小儿积食,意食滞不化,日久成积,中医称为"疳积"。俗话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古人视"疳积"为儿科四大难证之一,也是现今1-5岁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因幼儿消化功能未健全、家长喂养不当引起。

宝宝出现积食,说明脾胃受损,受纳运化失职,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其他脏腑,滋养四肢百骸,容易引发小儿感冒发热、反复咳嗽、过敏等疾病。

想知道宝宝是否积食,妈妈们日常需留意宝宝发出的这5个信号:

· 舌苔厚腻

《内经》记载,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熏蒸。胃功能正常,则化物不藏,舌苔薄而浅白;当胃内积食,胃气携带胃内多余的食气上升,则表现为腐腻苔,舌苔厚腻,口中伴有酸腐臭味。

· 大便异常

宝宝胃内积食,食物残渣消化慢,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形成的粪便干、硬,导致出现大便干结或排出困难。有些孩子还会因为消化不良,形成腹泻。此外,不管是便秘还是腹泻,都会因大便有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而出现腐臭味。

· 烦躁不寐

因积食,中焦失司,土木失调,其中土为脾胃,木则是甲木胆和乙木肝。胆为清净之府,肝为刚脏,木性可曲可直,有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1]。故土木失调,易引起神志变化,如心烦、燥怒、睡眠不安,甚至哭啼惊恐。

· 面黄肌瘦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积食致脾运下降,气血生化不足,营养失调,可通过肌肤直接表达。积食的孩子,常表现为面黄肌瘦、皮肤粗糙、口唇色白。

· 手足心热

手足心热是中医病证名,即手心、足心有发热。手足心为脾胃所主,积食致脾胃内伤,中气不足,一方面可表现为清气下陷,谷气不得升浮,无阳以护其营卫,易生寒热;另一方面阴火上冲,郁而生热,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

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

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

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婴儿便秘这种情况并不少年,很多妈妈面对这一情况都表现的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婴儿便秘不严重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吃来改善的,妈妈面对这一状况应该根据婴儿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以下是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的分享。

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1

症状初起:喂点米汤

解决这种便秘并不困难,吃奶的宝宝便秘时,只要每天给宝宝喂点米汤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沥去米汤中的饭粒),也可用薏米少许煎水来喂哺。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断奶期的宝宝便秘,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等,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营养别偏向中高营养的肉蛋类,而忽略了蔬菜类。

严重症状:药物通便

宝宝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千万别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有的家长喜欢用手指给宝宝抠粪块,那就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要用食指,只能用小手指,还要蘸些凡士林润滑剂,以免不慎撑坏宝宝肛门括约肌。

温馨提示:民间偏方勿滥用

对付宝宝便秘,民间“高招”也很多。在广州,不少家长总把便秘当“热气”,而给孩子灌“凉茶”或“七星茶”。其实,凉茶也好,七星茶也好,喂多了反会扰乱胃肠消化功能,即中医所说的损伤脾胃功能,影响宝宝食欲,削弱宝宝体质。还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便秘是由于中气不足引起的,乱用党参、北芪等中药,使得婴儿兴奋烦躁不已,更难以排便了。

婴儿解除便秘的方法2

1、宝宝积热便秘:特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如羊粪,排便困难,可伴有腹胀痛、口臭、手足心热等症。治宜清热润肠。

(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

(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3)番泻蛋黄汤:番泻叶5——10克,蛋黄1个,菠菜少许。将蛋黄磕入碗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煮沸即成。

(4)黄豆皮100克,水煎服,每日3次。

2、宝宝虚证便秘:特点是大便时秘,排便困难,或大便先干后稀,并伴有形体消瘦、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症。

(1)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小杯,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鲜土豆去皮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连用半月左右。

(3)萝卜籽10——20克,炒黄研细粉,加糖,开水冲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捣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夹入馒头、面包内,每日1——2次。

(5)地瓜煮食。

(6)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将前三味洗净去皮打碎和匀,加水适量煮沸,频服。

现在生活步骤加快,在工作中的女性朋友压力更大,是非常危险的,不要滥用药物去治疗,要学会缓解压力,避免产生心理负担。

宝宝睡觉出很多汗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的多汗,由于婴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新陈代谢比较快,在睡眠的时候,宝宝会通过出汗,发散体内的热量。因此,会宝宝睡觉时出汗的现象。

2、因为小宝宝体温调节中枢不是很完善,体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孩子出汗多的时候,要注意是不是环境过热、包被过厚等原因。

3、在婴儿期的多汗,如果还伴有易惊、哭闹等症状,要注意是否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的。建议要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剂。


原文链接:https://671922.com/31748.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0-25 20:12:20  回复
理小儿的胃肠道;3.多数情况下孩子都是由于脾胃不和导致的消化不良,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吃一段时间小儿健脾散或者是肠道益生菌调理;4.另外几味药膳也可以有效的调理小儿积食。如用大米50g,白萝卜10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0-25 17:25:15  回复
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等,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营养别偏向中高营养的肉蛋类,而忽略了蔬菜类。 严重症状:药物通便 宝宝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千万别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