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星球大战还是黑客帝国-黑客帝国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文章介绍:

好莱坞最佳十大科幻片是什么

1.《人猿星球》:上帝开了个荒唐的玩笑2.《侏罗纪公园》:电影特效创造的奇迹3.《E.T外星人》:无数人童年的梦想4.《独立日》:美国式的主旋律电影5.《星球大战》:一代人的光剑情结6.《黑客帝国》:跨世纪的科幻经典7.《回到未来》: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8.《异形》:恐怖片的重新定义9.《2001太空漫游》:人工智能之父10.《终结者2》:难忘结尾的那一瞬

阿尔法狗又进化了,未来是终结者还是黑客帝国

阿尔法狗又进化了,未来是终结者还是黑客帝国

2017年10月17日,沉寂了没几个月的“AlphaGo”又爆出了一个大新闻。作为最新版本的“AlphaGo Zero”只经过几个小时从零开始的自我强化学习,以100:0的战绩击败了去年战胜了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九段的“老”AlphaGo。此消息一出,“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坊间热点,这一以往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物事,距离现实世界似乎越来越近了……

“天网”抑或“矩阵”

自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一词在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以后,它便成为科幻作品热衷表现的话题。1977 年,乔治·卢卡斯推出电影《星球大战》,影片乐观、热情地拥抱了人工智能,此片创造了两个可爱的机器人形象R2-D2和 C-3PO。这两台机器人幽默风趣,一直是人类的好帮手。有趣的是,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突出了机器的外形问题,R2-D2看上去像一台会行走的机器,萌态十足,而C-3PO基本具备了人的体形特征,只是从步态、金属外壳和声音等方面仍带有明显的机器特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也成为引起纷争的话题,如果人工智能也在不断进化,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不确定风险的加剧,一旦机器人站到人类的对立面,人类会不会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成为科幻作品一再表现的主题。 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幻人工智能电影开始,就已经出现地球毁灭的想象。

在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终结者》中,美国军方研制成功一种高级人工智能 “天网”用以控制全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这最初仅是为了提升美军军力,但不久后,“天网”在控制了所有美军的武器系统之后,产生了自我意识,觉醒的“天网”认定人类是其发展的威胁,于是便转向攻击其创造者,决定采用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包括核弹,以此来灭亡人类。公元2029年,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人工智能“天网”统治,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残余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领导下与“天网”英勇作战,并扭转了局面。“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制造了时光逆转装置,派遣有着人类皮肤和肌肉,但内在却是超合金钢铁结构的“终结者”人型机械人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的母亲莎拉·康纳,以阻止约翰的出生。约翰发现了一这阴谋,攻占了天网位于洛杉矶的实验室,反抗军战士凯尔·里斯自愿通过时空穿梭装置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最终,想办法将T-800困在液压机里,将它压成了一堆废铁。

而在世纪之交上映的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的《黑客帝国》三部曲里,未来人类的处境甚至变得更加绝望:在20XX年,人类发明了人工智能,不幸的是随后AI控制的机器人叛变,与人类爆发战争,人类节节败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整个天空布满了乌云,以切断机器人的能源(太阳能),谁知机器人又开发出了新的能源——生物能源。强大人工智能替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人类的身体则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幻景——“矩阵(Matrix)”中。人工智能为人类用程序代码编写出了一个个高度真实化的世界,让人们的思想被控制其中,而肉体却成为为人工智能机械世界提供生物电的电源。

人与AI的二百年

实际上,即使在电影发明之前,科幻作品也已经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近代科幻小说于19 世纪初发轫于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西方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是 1818年问世的《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出自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之手。小说描写贵族青年弗兰肯斯坦,怀着探究生命奥秘的雄心进行造人实验。但当面容丑陋的“怪物”(monster)被创造出来后,却引发一系列谋杀案件,“怪物”也在主人公死后消失在北极冰原。严格来说,能否将该故事归入机器人题材是有争议的,因为对于“怪物”是尸体缝合而成,还是机械参与改造的人工智能这一关键问题,小说文本语焉不详。不过,虽然小说的副标题隐喻了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造人的故事,但与神话中普罗米斯修对人类无限眷顾,甚至不惜盗天火的自我牺牲精神相反,作品中的造物主(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始终不愿接受这个外表丑陋的人造智能生命,也因此引发一系列残酷冲突,最终带来了自己家破人亡的悲剧。

到了一个世纪之后(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 恰佩克通过《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 s Universal Robots)》将造人科学家的个人悲剧放大为全体人类的末世审判。大众所熟知的“Robot(机器人)”一词便源自于此,词源为捷克语“劳役或苦役”(Robota)及“奴隶或奴仆”(Robotnik)。显而易见,该词隐喻了机器人只能处于服务人类的劳工地位。剧中的智能机器人由工厂批量制造,外表和人类一样。人类为了从日常劳动中解脱出来,大量使用这种机器人。罗素姆工厂的经理们明白无误地讲出了这点:生产机器人就是为了让其替代工人劳动,“一个机器人能顶两个半工人”。后来,机器人不再服从奴役,转而发动战争消灭了人类。与之前作品不同的是,该作最终毁灭的不是个别科学家,而是全人类。导致这一悲剧的关键因素在于牟利资本的介入,而根本原因则是人性本身的弱点。科学家小罗素姆为了赚钱而制造机器人,人类则因为好逸恶劳而广泛使用机器人。从唯一幸存的人物阿尔奎斯特口中,作者表达了人类的忏悔:“为了我们的自私自利,为了利润,为了连我都不明白的什么样的非凡事业,我们把全人类都葬送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幻小说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著名的科幻大奖“雨果奖”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这一阶段,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能的应用、宇宙空间的科学探索等为科幻作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思考沃土。譬如菲利普·K.狄克 (1928-1982年)就在科幻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后来被拍成电影《银翼杀手》)里设定,人类不允许人类创造的智能人组建自己的团队并且用它的思维能力去主导自己的行动。如果它们表现出“妄图成为人类”的倾向,就会被贴上机器的标签,然后摧毁。至于20世纪80年代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一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科幻小说,其代表就是威廉·吉布森(1948- )创作的《神经漫游者》。这是第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威廉·吉布森在书里极具前瞻性地创造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译网络空间)”的概念,小说主角凯斯为了在赛博空间里竞争生存,使用各种匪夷所思的人工智能与软件为自己服务。有人会觉得如此创意今天看来有些眼熟?是的,《神经漫游者》的核心框架,被认为直接催生了电影《黑客帝国》的诞生。

但愿阿西莫夫是对的

显而易见,就像许多科幻作品表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科幻作者趋于相信在未来世界中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的体力极限,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凌驾人类智力之上,以此走向限制人类自由的道路,在高度科技化、工业化的未来社会中“帮助”人类加快速度走向自我毁灭的终极结果。

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前景。或许今天的人们应该从美国俄裔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里寻求一丝慰藉。阿西莫夫具有深厚的科学背景,他拥有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专职作家前还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出身,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在如何处理人和人工智能关系上表现出的是积极及建设性的立场。

出版于1950年的小说集《我、机器人》收录了阿西莫夫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九个短篇科幻故事,所有故事情节展开的前提便是阿西莫夫制定的“机器人三定律”:首先,不伤害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其次,服从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自保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这三条定律在制造过程中就被嵌入了机器人的大脑,无法消除。在这三条行为准则的规约下,机器人可以成为人类值得信赖的朋友。但是后来,即使阿西莫夫自己也意识到“机器人三定律”其实并不完美。在《可以避免的冲突》中,机器人就为了避免人类彼此伤害不得不限制人类的行为自由。此时的机器人可以不听人类的命令,因为在“服从定律”和“不伤害定律抵触”时,前者无效。但是如此一来,人类反而成了机器人豢养的宠物,丧失了自由意志。这些合乎逻辑的“意外”促使阿西莫夫补救性地提出了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原先的三定律都要服从“第零定律”。可是这又衍生出新的问题:机器人如何权衡自己当下的行为会不会伤害人类整体?后来,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修正建议,譬如保加利亚作家狄勒乌(Lyuben Dilov)在小说《伊卡洛斯之路》中提出的“第四定律”: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认自己是机器人……

到了1976年,阿西莫夫在新作《两百岁的人》里更是暗示出:机器人三定律或许终有一天将退出历史舞台。这部小说,讲述了机器人安德鲁充满传奇的一生。安德鲁最初是马丁家的机器仆人,却有着惊人的艺术天赋,他在与人类的交流中不断地理解着人类,并自学成才成了一位机器人历史学家和机器人科学家。但更为重要的是,自始至终在安德鲁的一生中,他都在与自己作为机器人的命运进行着抗争。最终,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自己又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后,安德鲁彻底摆脱了机器人的身份,获得了与人一样的社会地位:被承认为真正的人。阿西莫夫还借此为人类与人工智能勾勒了一个美好的远景,那就是建立全新的碳-铁文明,由大脑控制的人类和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共同组成,结合了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精华。尽管阿西莫夫先生早已于1992年驾鹤西去,今天乃至未来的人们似乎仍然应该期望,他是对的。

请介绍在三部或三部以上的科幻片系列!

星球大战

异形

蜘蛛侠

蝙蝠侠

生化危机

加勒比海盗

黑客帝国

侏罗纪公园

心慌方

终结者

刀锋战士

X战警

最终幻想

异常精彩的被人低估的科幻片有哪些?

1、《盗梦空间》

这部电影的情节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小李子饰演的梦想家带领团队进入他人的梦境,窃取他人潜意识中的秘密,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这是一部很受欢迎的经典电影。但是很多朋友只知道这部电影,却没看过。在这里,极客强烈推荐观看,因为它太棒了,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小便。许多人说这部电影让人头疼。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你专注于它,它仍然很容易理解。

2、《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宇航员通过虫洞寻找人类新家园的冒险故事。这部电影,连同《盗梦空间》,是由诺兰写的,并一直主导着主要电影网站的排名全年。用两个词来描述:震惊。无论从故事、场景、配乐、演员表演等方面,人们都不能挑剔。他们只能一路被带走,他们脸上不自觉地流着泪水。

3、《普罗米修斯》

21世纪末,普罗米修斯号宇宙飞船挖掘了几处古地球文化文物,其中发现了一幅星图。为了找到人类的起源,船员们沿着星图来到了一个遥远的世界,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些可能使人类灭绝的东西。

4、《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是2013年由阿方索·夸伦导演的科幻惊悚片。它讲述了美国宇航员马特·库沃斯基和女医生瑞安·斯通的故事,他们乘坐太空梭探索者号执行sts-151任务并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太空舱的维修工作中,俄罗斯发射了一枚导弹,摧毁了一颗被遗弃的间谍卫星。爆炸产生的碎片摧毁了大量航天器,并冲向“探索者”用哈勃望远镜将其撞毁。除了离开机舱的两个人外,其他所有宇航员都死了。这是关于两个在太空中保持中立并最终试图返回地球的人的故事。

请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国外大片,我喜欢科幻、动作片

我推荐的是《黑客帝国》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终结者》系列、《2001太空漫游》、《E.T外星人》、《人猿星球》、《侏罗纪公园》系列、《银翼杀手》(有点难懂)、《第三类接触》、《飞向太空》 、《深渊》、《十二猴子》、《异形》系列(科幻影片中的惊悚片)

如果说传统的科幻电影以精彩的特技效果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取胜的话,《黑客帝国》系列则为科幻加入了另一个元素:酷。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这部影片得到了非常多年轻人的追捧,而它自身的内在品质也同样没有辜负全世界的支持者。

《黑客帝国》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以往的科幻电影令人思考的是:“将来会不会发生”,而它却在让人想:“难道这是真的”。电影描述了生活在22世纪(也许是23世纪甚至更遥远)的人类不仅肉体被机器奴役,精神也被“麻痹”在20世纪的故事。

按照《黑客帝国》的理论,我们现在的各种知觉都是机器传递给大脑的信号,其实我们的身体躺在机器帝国的田野之中,每个人都是一节小小的电池,在为机器帝国输送生物电能。这样一个看似荒谬的理论,却被《黑客帝国》讲的极其真实。

我曾经在某论坛上面看过这样的问题:“大家说为什么那些机器用人而不是用猪做电池?猪同样能用而且还不会反抗”,得到的回答一针见血:“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头猪?”......

《星球大战》 一代人的光剑情结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网上被下载次数最多的电影预告片是哪部?答案是《星战前传:魅影危机》。这是因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星球大战》系列的第一集出现在银幕上,一直到20年之后《星战前传》系列的上映,其间整整承载了一代人的期望。

《星球大战》系列和其他科幻片相比,没有晦涩的剧情,也没有所谓“发人深省”的东西。它成功塑造了手持光剑的天行者形象,而且把“愿原力与你同在”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以至于这句话成了美国警察对平民常说的告别语。

《星球大战》用武侠小说般的精彩情节和现在看来仍然不落伍的特技效果征服了观众,前几天我陪一个第一次看《星战》系列电影的朋友,他在看第一集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人家70年代拍成的电影,我们到现在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这一点,恐怕也是《星战》留给中国电影唯一的思考题。

独立日 美国式的主旋律电影

本片被誉为灾难电影的超级经典,人们经常拿外星人入侵类题材的电影与这部《独立日》相比。本片讲述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之后,全世界人民如何团结在以美国总统为核心的联合军周围,奋起反击最终击败侵略者的故

独立日》在特效与搧情方面都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巨大场面无与伦比的画面和音效令这部电影的DVD一版再版;剧中美国总统慷慨激昂的演讲令人不禁思考:为什么美国的“主旋律影片”在狂赚票房的同时,还能在不经意之间能如此打动人?要知道人家可是没有单位组织观看这一说的。

异形 恐怖片的重新定义

如果说《星球大战》让一代人明白了什么是科幻电影,《异形》则成了很多人在恐怖片方面的“启蒙”作品。这部电影描述的是飞往外太空的人类遭遇外星异形的故事,前后共拍摄了4部作品加一部外传,并且至今还在筹划新的故事。

异形》区别于其他外星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寄生在人类体内,人被感染之后迟早要眼看着怪物从自己的胸口钻出来,最大的恐惧感也就来源于此。《异形》系列电影的剧本和特效都很成功,让人在两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脊背彻底发凉。

《异形》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外星怪物形象,以至于前不久发行珍藏版DVD的时候,出版商用异形头颅为外包装发行限量收藏版,虽然价格不菲却仍然被抢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只恐怖的怪物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回到未来 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

《回到未来》三部曲差不多是与《异形》同一时代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与时间机器有关的故事。此类电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难以在剧情上面自圆其说,因为时间机器这个概念本身就无法让人完全信服。

但是《回到未来》系列电影不仅成功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时间旅行的故事,而且一讲就是三部电影。本片的剧情非常引人入胜,并且你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在逻辑上也同样无懈可击。如此长度的剧本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逻辑性,创作人员在其中付出的心血可见一斑。

《终结者2》

把《终结者2》奉为科幻片中的经典,应该没有人反对吧。《终结者》系列影片讲述的是人类几乎被自己亲手制造的高智能计算机“天网”所毁灭的故事,说起这个系列的电影,其第一集和第三集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制作上乘的动作科幻片,而唯有《终结者2:审判日》被永远铭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虽然《终结者2》是一部动作科幻片,但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拥有感人的剧情。而观众的感动来自哪里呢?就是这位T800型机器人,他的任务是从未来回来保护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抗比他更先进的T1000型机器人。

T800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懂得学习(其实是其核心电路中有一项只读属性,去掉之后就可以接受外界事物了,这个剧情在加长版中有交待),比如上面截图中竖起大拇指的动作,这个不起眼的远镜头为影片中最震撼的一幕做好了铺垫。

在学习的过程中,T800还在尝试理解人类的感情。在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T800为了毁掉最后一块可能危害人类的人工智能芯片——他自己的核心处理器,把自己也沉入了钢水之中。

就在所有观众都认为已经没有更多剧情的时候,T800的手放开铁链,缓缓竖起了拇指,那一刻的感动只有影片的观众能够体会到。这个镜头曾经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终结者2》的特技效果拿了当年的奥斯卡奖,但是再好的效果也只是外在的东西,早晚会被更加先进的技术所超越,而这一个镜头让《终结者2》从一部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科幻动作电影最终成为了一部经典中的经典。

《2001太空漫游》

本片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斯坦利·酷布里克,他在《2001太空漫游》中讲述了自己对生命和思想的理解。有人说“看不懂的电影都是好电影”,这句话放在《2001太空漫游》上面也许很合适。因为它的剧情叙述比较松散,似乎让人有点抓不住重点。

《2001太空漫游》从人类的起源讲起,之后描述了未来的人在进行太空遨游的时候遇到的惊险,影片的最后一段是生命的结束与新的开始。本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很多地方的细节都体现了主创人员在物理学方面的深思熟虑,即时在今天的科幻片之中也很难达到。

从内容上看,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类在去往外太空的过程中,控制飞船运作的人工智能电脑出了一个小错误。但致命的问题是,它的人工智能甚至带来了“虚荣心”:它不允许这个错误被人记录下来,于是想尽办法消灭知情的人,不过最终还是败给了人类。

导演酷布里克一直都有个愿望,那就是拍一部“人工智能”题材的影片,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等各方面原因,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后来他钦定了一个人替他实现,这个人就是斯皮尔伯格。

可以看出,酷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之中已经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且还带有很多的疑虑和担心。他在片中描述的人工智能反叛会不会发生呢?很多科幻电影也在问着相同的问题。

《E.T外星人》 无数人童年的梦想

《E.T外星人》恐怕是最适合孩子们观看的科幻片了,里面没有吓人的场面和称霸地球的怪物,只有貌似丑陋却心地善良的外星朋友。很多孩子看过之后都会幻想自己也有个这样的朋友,就像我们都想过要只“机器猫”一样。

《E.T外星人》给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月圆之夜,孩子在外星人的帮助下骑车腾空而起的画面。从此以后,圆月和腾空骑车人的身影成了这部电影的标志性画面,如今我们还可以从很多作品中看到它的影子。

最近这部电影发行了收藏版DVD,包装使用的就是圆月的画面,碟友习惯将其爱称为“月饼盒”版,它是收藏这部电影的最佳选择。

《侏罗纪公园》 电影特效创造的奇迹

斯皮尔伯格前不久刚刚获得了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导演这一荣誉,获奖的最大原因在于他把商业和艺术充分的结合了起来。纵观这位大导演的作品,既有《夺宝奇兵》和《大白鲨》这样的商业类作品,也有《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徳勒的名单》这样的艺术佳作。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同样拥有成功的票房,商业与艺术被斯皮尔伯格完美的融为一体。

这部《侏罗纪公园》是斯皮尔伯格的一部大制作商业电影,它用无比真实的特效营造了一个恐龙的世界。这部电影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了轰动,人们从未见过如此逼真的史前怪物,“侏罗纪公园”这个名字也成了逼真电影特效的代名词。

侏罗纪公园》的剧情并不复杂,讲述的是科学家用DNA技术复原恐龙世界的故事。这个系列电影的最大成功在于以假乱真的恐龙形象,以及让人透不过气的紧张情节,是科幻电影难得的精良之作。

《人猿星球》上帝开了个荒唐的玩笑

提起《人猿星球》,可能很多影迷想到的是2001年的那部特效不错的科幻动作片,但我们在这里要讲的是它的前身——那部诞生于1968年的作品。

影片描述泰勒在太空船里一觉醒来后,着陆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他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人类已经变得和动物没什么区别。而类人猿成了这里的统治者。他吃惊地发现这个星球上的猿类有着和人类相近的等级制度,人猿是统治者,猩猩是居中阶层而黑猩猩则是地位最低下的族群。

泰勒和人猿科学家吉拉、考耐利斯交上了朋友,但他却受到人猿博士赞斯的百般迫害。最后泰勒逃出了人猿的控制,但他走在海滩上突然看到了坍塌的自由女神像!原来这个被人猿统治的星球正是多年以后的地球。人类的核大战在很久以前将一切化为乌有,而大自然在重新进化过程中开了个荒唐的玩笑......

《银翼杀手》

主角是洛杉矶警察达克德,任务是寻找并杀死混杂在地球人中的非法复制人。这些复制人体力及智能远超过人类。达克德在追杀过程中,意外爱上一名女复制人。伦敦国王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家明杰说,这是他看过最棒的科幻电影,“在当时来说,它和整个故事都超越时代,提出了千古不变的问题,包括什么是人类?我们是谁?”

《飞向太空》

索拉力星球上似乎全是海洋,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站进行研究,却突然与地球失去联络。一名心理学家前往调查,这时站上一名航天员自杀,另两人情绪不稳,心理学家更在太空站上看见死去的妻子,后来他发现原来星球的海洋类似大脑物质,可影响记忆。加州大学物理教授班福德表示,片中的太空旅行是人类对宇宙及潜意识的深入研究,“这可能是唯一提及人类知觉带来科学限制的电影……但它并非只是说明这个问题,它还是一部迷人的悲剧,这加强了其重要性”。

《第三类接触》

主角目睹来自外层空间的飞碟到达地球,从而展开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件,主角到最后仍一偿夙愿,登上外星人的母舰,肩负起地球使者与外星人进行友善的接触。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家方凯文表示,即使真有外星人,他们也不太可能驾驶电影中那种外形像倒圣诞树的宇宙飞船,但对他而言,《第三类接触》还是电影史上,有关外星人造访地球的经典名片。

《十二猴子》

1997年全球50亿人死于一种强烈的病毒,幸存者都放弃地表而存活于地底下,在未来世界里,詹姆士乃是一名被判终身监禁的罪犯,科学家们希望能派人至病毒散发的1997年找出病毒,并带回未来研究出解药,拯救人类,而派观察力敏锐又有韧性的詹姆士去1997年去搜集资料,条件是他可获得赦免,詹姆士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但他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得知12猴子军所施放的病毒,12猴子军是杰弗瑞所领导,其父葛瑞士乃是研发病毒博士,詹姆士也认识了茱里医生,两人展开了一场拯救人类的行动,最后原来施放病毒者乃是葛瑞士之助手,但为时已晚,詹姆士死于警方追捕 。

《深渊》

当一架美国核子潜艇的队员在雷达荧幕上发现一件不明物体之际,潜艇突然被撞击,沉没于一个无底深渊。由巴德为首的钻油工人奉命拯救潜艇队员,这群拯救队伍包括一名工程师及由考菲中尉率领的水底军事专家。考菲中尉的秘密任务却是找回艇上的150枚核弹头,然而当拯救队到达了一个位于水面下2000多英尺深的石层上时, 遇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先是海面上的风暴和器材的不足给工作带来阻碍,然后是潜水仓周围似乎有奇怪的物体出现。考菲中尉认为那是俄军潜艇,下令向它发动攻击。而巴德和他分居的妻子林赛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联合拯救队的其他人反对军方决定。在异常激烈的争斗后,考菲中尉被打死,而核炸弹也投向了深渊,巴德夫妻俩被困在一个没有动力又漏得厉害的小潜艇里,而他们只有一套潜水服。最后他们决定让林赛进入溺水休克状态,抓住了千分之一的机会使她得以生存。

此时救援队的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解除那枚核炸弹的待引爆状态,因为它的爆炸不仅将杀死他们,还会引发海底的异形生物与人类的战争。为此巴德必须穿着特制的潜水衣(这种潜水衣是把某种有机溶剂充满人的呼吸道,替代空气成为传递氧气的介质)继续下潜2英里。巴德渐渐下潜,成功地解除了炸弹,但氧气已经不足以供他返回。巴德安详地等待死亡,却被海底异形所救,同时,地球上几乎所有海滨城市的海面上,都掀起了足有1000英尺高的巨浪……

未来世界会像星球大战还是黑客帝国?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而真正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是在1733年左右爆发是工业革命,也就是说人类在古代很长时间,但在意识到科技的时候用了不到三百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科技,而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都已经成为现实,这并意味着立马就能进入那个时代,而正如你所说未来有可能吗?什么是未来?一年后说,一百年后也是,甚至一千一万年后都是未来,而且你的定义很模糊,到底现实如何像这两个电影一样?是指被智能ai统治?是指学会魔法一样的原力?还是指在宇宙里爆发星系级别的战争?在或者你仅仅只是说可能不可能有这种科技?


原文链接:https://671922.com/32215.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8 15:28:20  回复
括一名工程师及由考菲中尉率领的水底军事专家。考菲中尉的秘密任务却是找回艇上的150枚核弹头,然而当拯救队到达了一个位于水面下2000多英尺深的石层上时, 遇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先是海面上的风暴和器材的不足给工作带来阻碍,然后是潜水仓周围似乎有奇怪的物体出现。考菲中尉认为那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8 13:16:40  回复
毒,12猴子军是杰弗瑞所领导,其父葛瑞士乃是研发病毒博士,詹姆士也认识了茱里医生,两人展开了一场拯救人类的行动,最后原来施放病毒者乃是葛瑞士之助手,但为时已晚,詹姆士死于警方追捕 。 《深渊》 当一架美国核子潜艇的队员在雷达荧幕上发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8 15:39:18  回复
个愿望。后来他钦定了一个人替他实现,这个人就是斯皮尔伯格。 可以看出,酷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之中已经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且还带有很多的疑虑和担心。他在片中描述的人工智能反叛会不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