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
- 1、斜杠青年是什么意思,娱乐圈有哪些斜杠青年
- 2、斜杠男神
- 3、“斜杠男神”苏东坡: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4、看“惊鸿仙子”俞飞鸿如何化身“斜杠女神”
- 5、“斜杠青年”林帝浣
- 6、14岁开始打工,05年出道,39岁汪东城为何被说油腻?
斜杠青年是什么意思,娱乐圈有哪些斜杠青年
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斜杠男神
有一种身份标签叫“斜杠青年”。它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这种标签的流行,让很多人在自我介绍时有了新的方式,比如赵四,演员/歌手/厨师/。
其实“斜杠青年”在古代就有,这位不仅是“斜杠青年”,更是“斜杠男神”。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散文界翘楚、是书法领域“宋四家”之首,更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苏轼。
“斜杠男神”苏东坡: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你好,我是书亦。
近些年,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词,被许多人追捧——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源于英文Slash,出自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名为《双重职业》一书,用于指那些有多种职业和身份于一身的人群,被认定为是一种身份标签。比如,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身为公司员工,又做微商,成为某某品牌合伙人;有人身为宝妈,又涉及写作领域,成为某平台特约撰稿人。
“斜杠青年”并不是只有现代社会独有,一千年前,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可以称得上是“斜杠男神”。在文学领域,他与父亲、兄弟合称“三苏”,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美誉;在宋词领域,他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他与欧阳修合称“欧苏”,有“欧文如潮,苏文如海”之说;在书法领域,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在绘画领域,成为“湖州竹派”的代表。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代贤师,门下有众多高徒;不畏强权,进言进谏;身居僻静之地,却成为美食家......,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全民偶像——苏轼。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到:
成为全民偶像的苏轼,永不过气,总能给人带来正能量,即便身处囹圄,他也将人生境界演绎到极致。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在那里,驾一叶扁舟,赏五六月荷花,这样的平安喜乐之城,被文人称作宜居之地,并且,眉州人善言辞,喜争辩。或许就是这样的生长环境,让苏轼富有情怀,思想激荡在文坛之间。
在父母的正向教育下,弱冠之年,苏轼离开一直生活的眉州,同弟弟苏辙进京赶考。由于主试官欧阳修的欣赏与钦佩,苏轼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为官之路。
苏轼直言进谏,为民请命,却遭到宋神宗的贬斥,被命去“人间天堂”杭州做太守,深受百姓青睐。在杭州西湖,修筑堤坝实施防水工程后,苏轼做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诗。
享受地方官的自在潇洒不久之后,他却成了“乌台诗案”的阶下囚。
或许当时的苏轼不知道“写诗吐槽”给自己带来的厄运,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拿其诗句做文章,将他定为讽刺王安石变法,藐视君上,为乱朝政之人。于是,苏轼被捕,被压至乌台。上天眷顾这一才子,同时,宋朝制度对文人的保护,使其没有丧命于乌台,在数官上书劝谏后,苏轼被贬至黄州——山高地远的荒僻之地。
四十四岁,已过不惑之年,初到黄州,苏轼入住定惠院的小庙之中,等待途中的家眷。
巨大的心里落差,使他吟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之句。但是,苏轼心中却藏着“乐观天使”,在朋友的帮助下,迁居林皋亭,又获赠一块高地,苏轼将其名为苏东坡,东坡居士,由此而来。
作为团练副使,赡养家眷,收入朝不保夕,苏东坡只能量入为出,每个月拿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拿下来一串作为当天开销,用不完的则攒起来。
同时,开始了农民的生活。这片荒地布满荆棘瓦砾,苏东坡将杂草烧毁,荒地上出现一口暗井,为田地的灌溉问题带来曙光。抛弃以往审美的情怀,苏东坡买来一头牛、锄头、镰刀,只为求生。在学到耕种之术后,苏东坡迎来麦穗金黄的季节。他热爱这片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苏东坡曾对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在黄州,他真正把自己当作农民,与当地人融为一体,成为“百姓之友”,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文人形象,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自己于囹圄之间。
在耕种、交友的同时,苏东坡阅读了大量的佛经,将儒家思想与佛经融合,这使他的作品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赤壁赋》、《定风波》、《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等皆是出于此时。
苏东坡与友游于赤壁之上,抛开世俗官场,只有清风明月。虽感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却唤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超然。
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天而降,路人都争先避雨,只有苏东坡没有丝毫闪躲,而是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与旷达。
在《猪肉颂》中苏东坡写道:“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苏东坡将贱肉形成新的佳肴,成为一介美食家,东坡肉,由此而来。
黄州,是苏东坡的第二个故乡,这片博大的土地,与伟大的思想相碰撞,苏东坡将其转化成了一个传奇。
苏东坡,落魄中觉知人间有味是清欢,畅游于天地间,于贫贱之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五十八岁,几近耳顺之年,从黄州一路折返汴京为官数载后,苏东坡再一次卷入政治的漩涡,被贬至惠州。这一次,是朝廷对他的正式宣判:你走吧,再也不需要你了。
从“帝国第一秘书”到岭南烟瘴之地,苏东坡的人生令人痛惜。一次次的重磅打击下,苏东坡依旧是苏东坡,他没有倒下,他重新明白了命运的真谛。
到了惠州,他开始关心当地的改善和革新。那里没有固定军营,驻军干扰百姓生活,他同当地县令合作,建营三百座。为了修筑“苏堤”和“六如亭”,他捐出
犀带,赏赐黄金,资助建筑东新桥和西新桥。
他亲自参与建筑,与民为伍,待工程竣工之时,他与百姓同庆,畅饮三日。他夜游丰湖,登合江楼,拥抱这个与他为伴的土地。
当初在黄州耕作时发明的“浮马”,被他带到了惠州,解决了农民弯腰插秧的不适。
在治理民生的同时,他没有忽视生活的美,他对很多新鲜事物感兴趣。惠州是个亚热带地区,甘蔗、香蕉、荔枝等等都让苏轼耳目一新。他依然故我,品酒、写诗、静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他生活的小确幸。
苏东坡是不合时宜的,在他的眼中,天涯何处无芳草,生活处处美妙多姿,他把生命力的活跃演绎到极致,彰显了灵魂的高贵。
六十一岁,花甲之年,政治显示出了无情,苏东坡的命运迎来寒冬,从惠州遂即被贬至儋州。
苏东坡初到海南,无书可读,便与次子苏过动手抄书。苏轼给友人写信,讲述平日生活趣事,在信的结尾,往往加上“呵呵”二字,足有40多处,可见是他对生活自得不加掩饰地自然流露。
在载酒堂中,苏东坡会见四方好友,相聚饮酒谈文,在闲暇时间,他还给各组学子传道授业,传播中原文化,开启了当地的学风之门。一千年后的今天,儋州地区仍然流传着苏东坡教人识字、吟诗劝学的故事。海南地区的第一位进士和第一位举人,都是载酒堂弟子。
在儋州,苏东坡敷扬文教,海南学风大盛。载酒堂所在的东坡书院虽经历900年历史的侵蚀,却仍然保存着对苏东坡的敬仰和怀念。
苏东坡用了三年的时间,让儋州人民缅怀;儋州人民用了一千年,感恩苏东坡。
到儋州的第三年,宋徽宗大赦天下,召苏东坡回京。南渡北归,他在途中总结了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而此时的苏东坡,无法经受命运的无情洗礼。两个月后,在病榻上,这位生活简朴、与民为友、达观豁达的文豪,就此陨落。
就像他诗中所说的那样,虽经历九死一生,却终身不悔。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到:
苏东坡,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他用内心对生命最诚挚的热爱,诠释了困顿之时,心灵的高贵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一起遨游。
看“惊鸿仙子”俞飞鸿如何化身“斜杠女神”
在"佛系青年"层出不穷的当下,又有一种青年逐渐占据了人们的视野,那就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顾名思义,就是在他们的简介上的身份一栏中有很多个"斜杠"。
那笔者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一位"斜杠青年",称呼她为"青年"或许不够准确,因为她的年龄确实也难以和“青年”二字相关联,称呼为“斜杠女神”则更准确。
她"惊鸿仙子"的形象已经在观众心中难以磨灭了,而且近几年,她的"冻龄女神"的绰号也被各大 娱乐 媒体广为宣传着。
没错,她就是演员/导演/人生导师——俞飞鸿!
还记得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初中的一个暑假。
当时写数学写得头昏脑胀的我,决定打开电视,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换换脑子。
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机时,恰巧在播放俞飞鸿和杨玏主演的《小丈夫》。
笔者当时一下子就被俞飞鸿吸引了,不是因为她周正的长相,亦不是因为她的绝佳气质,而是惊讶:这个女演员好像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哦~
于是我开始了追(俞女神的)剧之路~
1971年生于浙江杭州一书香门第的俞飞鸿,在小时候就因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受到街坊邻居的喜爱,她在一次采访中曾说:"小时候经常有邻居家的阿姨、奶奶给我织毛衣,我每次拿着都很不好意思……"就这样,俞飞鸿在爱与温暖中不断成长。
一直到1979年,当时年仅八岁的俞飞鸿,被选中参演电影《竹》,从此各种文艺活动不断,她的演艺生涯就此开始。
在16岁时,俞飞鸿就已经能够担任著名电影《凶手与懦夫》中的女一号一角了。
虽然参加了许多文艺活动,但是俞飞鸿在学业上却从未懈怠,因为她说:"我的父母从小教育我,不能当个'绣花枕头稻草包'!"
于是俞飞鸿经过努力学习,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三那年,由于其出色的英语水平,在同龄的小演员中脱颖而出,参演了好莱坞电影《喜福会》,扮演莺莺。
在拍摄过程中,俞飞鸿不摆明星的架子,始终以一个专业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反复琢磨台词,最终成功地把"莺莺"的角色演"活"了。
电影《喜福会》杀青后,俞飞鸿拒绝了好莱坞抛来的"橄榄枝",决定先完成大学的学业。
大学毕业后,俞飞鸿留校当了两年老师,又觉得自己的知识还是不够,于是去美国留学,并参演了多部电影。比如超级感人并引发人们对亲情思考的电影——《千年敬祈》。
学成回国后的俞飞鸿不急不躁,始终保持一年1-2部新剧的产出,仔细钻研,把演戏作为自己的爱好而不是事业。
“如果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事业,或许你会丧失对它的喜爱。”面对采访,俞飞鸿如是说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俞飞鸿看了一部短篇小说《银杏银杏》,并受到启发,决定将其翻拍成电影《爱有来生》。
这部剧讲述的是一场跨越了前世今生的人鬼虐恋。
作为一部文艺片,其主题绝不仅限于九儿和阿明间的爱情,还有阿明兄弟之间的动人亲情,及放下家族恩怨,与自己和解的复杂感情……结尾处还有俞飞鸿标注的"谨以此篇献给天堂里的老同学",更是催泪。
俞飞鸿在导演这部影片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开拍就下雨,导致剧组经费白白流失,预算紧张;大胆任用当时还是新人演员的段奕宏,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磨合;拍摄骑马戏份的时候,马的兽性大发,险些伤人以及后期的反复打磨、修改……
在导演期间,俞飞鸿没有接拍其它影视剧,以至于有不少观众认为她隐退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俞飞鸿自己也说:“以后若不是遇到特别喜欢的剧本就不会再去当导演了,因为导演确实比演戏会多花很多精力,还是挺累的……”
俞飞鸿谦虚表态:“我只不过是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生活,这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期盼不如坦然"这是俞飞鸿在采访中常说的一句话。
她认为:“这是我的经历,不是别人碰上的。如果我忍受着内心的不幸,来造就一个别人眼中的快乐与幸福。
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不幸是内心的。我的日子每天都是24小时,每分钟是我自己在过,别人夸你最多五分钟,这是人家茶余饭后的那么一点时间。
我何苦要用每天的24小时去换那5分钟的虚荣呢?这个是不用数学太好就能做的计算。真的是太不值当了!”
我想这就是俞飞鸿能被许多年轻人称作"人生导师"的缘故吧!
不想拼命追赶,不想成为别人设定的人,不想达到世人所认为的名利上的成功;喜欢挥霍人生,回归本真,不管真实多么残酷,都情愿接受它……
如果你正在繁华的都市中追名逐利,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窃窃私喜;如果你正在为了所谓的成功而疲于奔命,过着蝇营狗苟的生活,不要忘了像俞飞鸿一样常怀感恩之心,哪怕是感谢上帝赐予平庸,毕竟生命不在于形式,我们又何必禁锢自己呢?
正如俞飞鸿所说:
它来,我们会张开双臂去迎接;它走,我们便从容挥手来欢送。
不管是什么样子的起始和结束,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
而那样的经历,在人生当中成长,又何尝不是一份感激!
俞飞鸿从惊艳世人的“惊鸿仙子”到如今的“斜杠女神”,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方向,还是一种人生!
最后的最后,愿每一个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都能拥有“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的超脱,能保持勇于尝试与挑战自我的勇气,成为自己心中的"斜杠青年"!
文|茜茜墨仙
图|网络
发布|文刀木之南
“斜杠青年”林帝浣
2018年12月30日下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国际交流厅参观广州四十年动漫展,并在这里见到亲自为漫画爱好者讲解的青年漫画家林帝浣先生。
现在有一个新兴词汇叫“斜杠青年”:指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和多元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在介绍自己时用斜杠区分,例如,张三,记者 / 演员 / 摄影师。因此,“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林帝浣,广东湛江人,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任职于广州中山大学。他是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CFP)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报》2012摄影影响力年度人物,蚂蜂窝旅行网2013年度旅行摄影家,《中国画报》、《电脑报》、《新潮电子》、《南方都市报》、《移动信息》、《照相机》人文旅行摄影及漫画专栏作者。
初识林帝浣,是从他的漫画开始的。林老师的漫画往往是用简洁的画风,配上寥寥数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这是在漫画展上拍到的林老师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前挤满了人,大家个个都是林老师的粉丝;为了拍到漫画,有人甚至越过了黄线,招来管理人员的喝止。可见漫画作品何等精彩有趣吧!
我也是林老师的粉丝之一,每当有新的画作出现,我定然会挑选其中的一些“精品”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上面的图片是林老师在画展现场为画迷们讲解广州动漫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人很多,看不到讲解的人在哪里;我只好把手机高高举起,拍了几张林老师现场讲解的照片发给同样喜欢他的漫画的朋友们。
林老师的自我介绍,更是诙谐而充满风趣:“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
大概这就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成为一个“斜杠青年”的原因之一吧!
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投资就是“自我投资”,只要你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才华或技能,就可以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成为“斜杠青年”中的一员,过上一种自主、多元和有趣的生活。但是无论你选择开辟哪个领域,要坚持以兴趣为第一导向,否则你可能会失去很多的乐趣和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现在,生活中不仅常见有“斜杠青年”,还有“斜杠中年”,甚至有“斜杠老年”;特别是一些退休后还活跃在各个领域、各个舞台的老年人,他们的人生更是丰富多彩,人生阅历也因此变得更加富足。
人生就是这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永远没有太晚的理由,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借用林老师的话来结束全文:“如果画画需要天分,这个天分就是燃烧所有热爱和智慧的过程。 就像我那个钓不到鱼的朋友,到最后会发现,那条石斑鱼根本不重要了。 最美的时光,是在等那条鱼的时候。 有趣才有诗意,眼界就是远方。唯如此,我们的生活才可以不再苟且下去。”
14岁开始打工,05年出道,39岁汪东城为何被说油腻?
说到娱乐圈的“斜杠青年”,39岁的汪东城绝对有一席之地,当了15年偶像,仿佛吃了防腐剂一般,混在20多岁的小生里面,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斜杠青年汪东城
出道这15年以来,汪东城可谓是把职业标签技能点满了,歌手/演员/主持人/模特/男团成员,这些都是他的职业,活脱脱的一个“斜杠青年”。汪东城真的大红大紫过,当男子组合飞轮海如日中天时,汪东城也曾是“男版万人迷”。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偶像,参加了《追光吧哥哥》这个综艺节目,与一帮很多都喊不出名字的后辈们同台竞技,力求翻红开始追逐流量,这大概就是身为艺人,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苟且”。
14岁开始打工
虽然汪东城在24岁才出道,但实际上他在14岁就开始打工,与很多古早偶像一样,汪东城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段青春期难忘奋斗经历。因为家境贫寒,汪东城14岁就开始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挣钱,加上年龄小,所以那时候汪东城只能当小工,靠劳动力赚钱。
初中毕业之后,汪东城已经能够支撑起一家人的开支,后来父亲病重住院,全家到处借钱给父亲治病,家里也因此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为了尽快还债,汪东城一连打几份工,后来接触了当模特,再后来又幸运地被BMG唱片公司签下,这才得以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情况。
差点与周杰伦、陈小春成团
在1999年时,公司本来计划将周杰伦、陈小春、汪东城三人组成一个男子组合,名叫“三J计划”,但公司遭遇巨大变动,这个组合最终也被扼杀在了萌芽之中。陈小春在1999年时,已经是圈内闻名的男演员,《金枝玉叶》《晚九朝五》《古惑仔》《鹿鼎记》这些优秀作品,也都已经与观众见面。
周杰伦虽然才刚开始起步,但其后两年,陈小春发布的专辑《抱一抱》中就有四首歌出自周杰伦作曲。汪东城也因为去服兵役,而错过了陈小春发歌,周杰伦量身作曲的那两年。汪东城服兵役回来之后,陈小春专辑《抱一抱》已经发布,而汪东城也因为当初的这个决定,让他接下来的这四年,只找到了一份助理工作。
演艺事业迈入正轨
如果不是2005年时,汪东城被导演瞿友宁导演赏识,让他出演《恶作剧之吻》,或许汪东城会过上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出道这15年,汪东城一直都很努力,这也让他成为了娱乐圈“偶像中的偶像”,努力着健身、努力着发歌、努力着拍戏、努力着超越自我。虽然汪东城在音乐和影视方面,并没有获得突出的成就,但在“超越自我”这方面,汪东城还是收获了业内的肯定。
对于汪东城的复出来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他是带着油腻又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一直以来,对汪东城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虽说算不上是粉丝,觉得他心态很好,很会玩。这次造型很好看,说实话,但舞蹈动作真的有点辣眼睛。
发布于 2023-03-31 00:39:46 回复
发布于 2023-03-30 21:2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