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
碎片化娱乐是什么?
碎片化娱乐简单的说就是把娱乐的时间碎片化,就是说娱乐的时间将会变得短而多(类似抖音),用平日空闲出来的时间来玩一些耗时短的游戏一类的。
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碎片化娱乐降低了我们工作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媒体为了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来达到满足自己经济效益,往往采取了密集推送各类的高刺激程度信息的策略。
这种连续的,高刺激点的信息,让我们处于极度兴奋地同时消耗掉我们的精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将极大地降低自我意识,思辨能力,进而变得麻木与迟钝,同时需要不断的补充更高程度的刺激信息来满足自我感受。
这种几秒,十几秒所带来的的碎片化信息太多,太杂,它干扰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来,让我们变得更加情绪化,思考上的浅层化。据微软统计碎片化娱乐会让我们的专注力从12s降低至8s,比鲸鱼还低一秒,可见,人们的思考专注能力在碎片化娱乐的影响下逐渐下降,导致我们工作学习能力下降,降低了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的潜力,才能。降低当代人的幸福水平。
碎片化的信息传播
如果说物质消费形态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产品消费方面,那么精神消费形态的“碎片化”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媒介接触上。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广播媒体开始复兴,报纸版面无限扩张,专业杂志层出不穷,互联网的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如此迅速而声势浩大的媒介发展将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打破。广告从业者正将新兴的媒介管道整合进更广阔的印刷和电子媒介世界中,其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销售潜力最大化。他们看出这些技术发展不仅象征着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版图的瓦解,同时还显示出社会凝聚的瓦解。
(一) 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成因
1.单一媒体垄断转化为多种媒体并存发展
媒介碎片化的增长是对社会分化的直接反应。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那些专门化的期刊已经开始取代大众发行类杂志。由三大广播电视网所构成的媒介世界也开始衰微,让位给了多频道的世界。
在中国,各类媒体的传统地位也已经发生改变。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无论覆盖范围还是影响力都可以称作是中国的媒体霸主。然而,从历年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调查的数据来看,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从1997年至2004年,北京消费者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年的收看比例为60.9%,1998年为56.1%,1999年为52%,2000年为51.8%,2002年为53.2%,2004年为38.0%。
与此同时,广播媒体和杂志媒体的地位提升。电视媒体2005年第一季度广告投放额排名第一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幅为4.43%,报纸媒体排名第一的《广州日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广播媒体排名第一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32.95%,杂志媒体排名第一的《时尚》(伊人版)增幅也高达20.91%。广告是媒体兴衰的晴雨表,广告投放额的增减充分说明了“单一媒体垄断向多媒体并存发展”的趋势。
2.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与媒介接触
媒介接触是影响消费者品牌消费的重要因素。表8显示的是北京市收入为1001—2000元,年龄为25—34岁普通职工彩色电视机品牌消费与媒介接触的情况。对于杂志、广播、互联网这些“小众媒介”和“个性化媒介”,购买彩色电视机“理想品牌和实际购买品牌不同”的消费者接触的比例明显高于“理想品牌和实际购买品牌相同”的消费者。具体来看,“理想品牌和实际购买品牌不同”的消费者最喜欢阅读的杂志为《瑞丽》《北京青年周刊》《网友世界》,而“理想品牌和实际购买品牌相同”的消费者最喜欢,阅读的杂志主要为《读者》。
可见,除了年龄、收入、职业这些基本情况外,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情况对其媒介接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媒介“碎片化”趋势也加剧了品牌“碎片化”。
3.“权威”的坍塌与自我意识的崛起
媒介“碎片化”其实是消费者“碎片化”在媒介消费领域的体现。此时,消费者深陷在各类媒介、各类信息中,所谓的“权威”声音很快被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对于消费者而言,媒介“碎片化”更多体现的是“个性化”。广告主希望用一个节目或一个出版物获得大量受众已经不再可能,他需要各种视听形态以吸引比以往更狭窄和更确定的受众,媒体组合的重要性尤为显著。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态度观念是导致消费者“碎片化”的直接原因,媒介内容的度身定做可能将这种生活形态的隔离推向深入。它将允许甚至是鼓励个人生活在他们自己构筑的世界中,与他人相隔绝,与那些他们不关心或者不愿意因此而烦心的议题相隔绝。这就出现了“渠道多,无权威”、“信息多,无观点”、“言语多,无行动”的局面。一旦出现有观点、有行动的人物,借用网络媒体的广泛传播,迅速成为新的偶像。“芙蓉姐姐”的走红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说,“权威”的坍塌与自我意识的崛起是“碎片化”时代最突出的特点。
所以,人们的需求已经从获取“丰富信息”向获取“更多有效信息”转变。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认为,网络新闻为追求时效性进行的频繁更新,容易造成新闻的“瞬时化”和“碎片化”,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 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新闻写作“碎片化”趋势,这是阅读的盛宴,还是感官的陷阱?纸质媒体是迎合还是抗拒?走向两者的任何一端,都不是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二)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案例
——“碎片化”阅读趋势初现
日前,第三届《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落幕,共有84987名读者通过来信、网络等方式参与投票。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这充分反映了新的媒体环境中,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被问及阅读的习惯时,近四成(38.35%)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不到15%。
过半数(51.56%)受调查者平均每天用于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17.44%的读者选择了“一小时以上”。以上数字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如何应对这种碎片化趋势,以全媒体的新闻产品应对读者新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将是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报道必须面对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
(三)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思考
1.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的 “碎片化”写作
新媒体来临,对于“碎片化”,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阶段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确,“碎片化”阶段,受众更加在意个性化需求和感受,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每个个体的个性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因此要达到有效的传播,媒体必须开始重视每一个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单一读者的个性和需求。于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碎片化”趋势就顺势产生。
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的发展培养了不少读者的“碎片化”阅读习惯。长篇累牍,在很多年轻读者眼中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一些来源于纸媒的稿件,经过网络编辑的“碎片化”+“集纳化”处理,组合传播实现了1+12的效果。这时,网络媒体的“碎片化”表达趋势也就愈发明显起来。
例如,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打着结的两块毛巾上吊自杀消息公布后,一家网站就精心提炼出关键词:带母上学、蚁居、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知识难改变命运、大学生自杀……不难想见,透过这些关键词,就能拼凑事件的经过。在这里,杨元元事件被“碎片化”了,不追求深度的读者完全可以在这里停止阅读。
网络媒体为抢夺时效性而推出的滚动报道,也成为“碎片化”写作风格形成的强力“推手”。网络媒体的滚动报道与新华社的“新华快讯”有异曲同工之效(在诸多没有采访权的商业网站中,滚动信息的来源就是新华社。例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新华社从15时16分到22分,连续播发8条快讯,而新浪、网易、凤凰网等网络媒体皆以快讯为新闻来源)。
微博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写作的趋势。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这是微博最显著的特点,而且字数一般不超过140个字。因为字数少,就方便随时随地发布,比如李开复在2009年10月13日上午10分钟内连发6条微博,都在介绍其校园行程,他的“勤奋”得到的收获是135865名“粉丝”。
网络媒体“碎片化”后,读者群不仅在进一步细化,而且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逐渐被“熏陶”。纸质媒体,变还是不变?答案是肯定的。只有对传统的写作方式进行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网络化年轻读者,这已成为共识。
新闻写作“碎片化”在纸质媒体上的实践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写作手法的变革来实现,二是通过版面编排来体现。本文主要论述第一方面。
2.纸质媒体的“碎片化”写作实践
“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在都市报、晚报等面向市民阶层的报纸上最先兴起,并且大胆地运用于较为严肃的时政新闻。
例如,都市快报的《大杭州1200亿土地出让金用在了涉及民生的八大方面》一文,通篇报道都是类似提要的短段落。在交待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伴随着阅读的节奏感。如果用传统的公文式新闻或者会议新闻的写法,很多人很本不愿仔细阅读细节内容了。
评价一篇文章写得“琐碎”与否,已经从贬义词成为了中性词。该不该借鉴这种“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其实,很多记者潜意识里,已经对“碎片化”写作趋势有了天然的亲近感。
新闻写作“碎片化”的具体实践大多是自发的、朦胧的。因为,在学界和业务圈内都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操作准则,不像“新闻5W”一样已有了标准化的操作模式。
3.怎么写“碎片化”的文章?
1) 多写短句、断句,增强现场感。
没送到地方,就叫我们下车。不干!我们坐着不动。争执,用蹩脚的英语争执,鸡同鸭讲。看着冷清的街面,心虚,就喊同伴下车结账。
——金华日报《越南三轮车历险记》
2) 减少描述性的语句、过程性的句子。
方跃武养猪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一天只喂食一次,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喂食经过自己发酵的饲料。一般一只猪一天的食量为2.25公斤,他就减量10%。
让猪适当饿肚子,它们反而能长得更快。这是方跃武自己总结的经验。他每天天黑前喂食,猪吃完了不久就睡觉了,正好将饲料完全吸收。第二天下午猪饿了还会主动拱栏,自动将粪便等排泄物翻入锯末屑的下层。
他每天天黑前喂食,猪吃完了不久就睡觉了,正好将饲料完全吸收。
第二天下午猪饿了还会主动拱栏,自动将粪便等排泄物翻入锯末屑的下层进行发酵,又省去了人工翻动的成本。
——金华日报《养猪能不臭吗?养猪真的能不臭!》
3) 多提炼关键词,读者凭借关键词就能掌握文章的大体含义。
4)多制作表格、图表,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形散神不散。
广州日报对于“碎片化”写作的尝试,走在了诸多报纸的前面。例如2月1日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就采用了提炼关键段落结合制作图表的形式,舍弃了文件中大段叙述性的语句,增强了阅读的清晰性。
4.阅读的盛宴还是感官的陷阱
传统媒体逐渐兴起的新闻写作“碎片化”这一趋势优劣与否,没有准确的定论。不可否认,“碎片化”写作趋势是对现代人浮躁心态的迎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模式化、低感染力的传统写作方式。所以对“碎片化”写作趋势的评价,首先应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更要客观地看待它在整个媒体写作中的地位以及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想必,很多网民都已经体验过信息“碎片化”所导致的弊端,有的人每天花很长时间上网浏览,看似眼睛耳朵一刻不停地在接受信息,但实际上,最后脑子里留下来的都是些零碎的印象。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碎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的割裂和简单化。读者在读过这样的新闻后,只能知道最新的但也是最浅的信息,由于不知道新闻背后的东西,因此对人们生活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也很低。
所以,当下人们的需求已从获取“丰富信息”向获取“更多有效信息”转变。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认为,网络新闻为追求时效性进行的频繁更新,容易造成新闻的“瞬时化”和“碎片化”,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新闻写作“碎片化”趋势,这是阅读的盛宴,还是感官的陷阱?纸质媒体是迎合还是抗拒?走向两者的任何一端,都不是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变革传统的新闻写作手法,这是必须的。在金华日报的评报会上,总编辑陈东不止一次提及:一些记者编辑在个人博客上的文字非常俏皮,可写在报纸上稿子却很呆板。打破新闻稿件生硬的面孔,是报纸放低姿态、吸引年轻读者的必要手段。为此,金华日报早在几年前就推出“文娱BBS”板块,文字嬉笑怒骂、针砭时弊;此后又推出“文化.见地”版面,倡导进行“感性评论”。
但在纸媒过于推崇“碎片化”的写作模式、迎合“网络化”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会造成读者整体思维的“碎片化”,使其缺少逻辑系统的支撑。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者认知能力的变化”。倘若,报纸和网络上,都是鸡零狗碎的内容,都是类似“火星文”的行文结构,长此以往,就不会有人欣赏美文,不会有人觉得朱自清的《背影》很美,不会觉得龙应台《目送》也很美。
广大读者并没有放弃对阅读美感的追求,也没有放弃对思想深度的探求;而美感和深度的培育需要新闻工作者加以有效引导,而不是随随便便放弃。同时,面对全球互联网进入SNS(社会化网络服务)时代而导致受众集体无意识浮躁时,传统媒体应该能动并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心态走上正途,发挥纠偏的作用。
信息碎片化是信息爆炸的原因还是结果?
信息爆炸带来的碎片化阅读
用数字描述“信息爆炸”是什么样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本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还有报告说,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5年翻一番,《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信息爆炸时代做个正常的读者转自腾讯文化“阅独”栏目读书目标非常明确,而不是跟风读所谓“畅销书”。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速度绝对是一件近乎恐怖的事情——我们称之为“信息爆炸”。马尔克斯逝世后,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刷屏式的纪念和讨论。其中,跟风者有之,不屑者也不在少数。热闹和争论背后,却可能是对海量信息的焦虑和恐惧。缓解甚至消除信息焦虑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道路,从来就只有一条:阅读经典。马尔克斯去世,看到许多人在网络上发言,其中一大部分是没有读过马尔克斯作品的人,做人活到老马这种水平,就算你没看过他的书,都知道“许多年后……”这种一笔写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镜头的平行时空式开头多么厉害。就算连这都不知道,都会知道他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可聊作谈资。有人因为没读过马尔克斯作品而焦虑,也有人自大的炫耀式坚称“没读过,没读懂”,不愿跟风。焦虑的背后,是对信息爆炸而自己可能很无知的恐慌,而自大背后,还能看到那收藏很深的自卑与焦虑。信息爆炸时代,无人能够幸免,每个人都曾为如山崩海啸般汹涌而至的信息而深深地焦虑。信息多到自己找上门来,阅读变得破碎杂乱,常常让人不知所措而产生新的焦虑:我的确花了很多时间阅读,怎么还觉得自己跟不上形势?如何通过阅读缓解自己的信息焦虑?其实事实往往很简单,只是大家选择视而不见,如果我说网络上的信息99%是垃圾,你愿意相信吗?其实这就是一个大家视而不见的事实,在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营销出来的畅销书99%都是垃圾,完全可以无视,你肯定也不愿意相信。其实开卷并非总是有益。王小峰写过一篇blog叫《珍爱生命,远离网络》,大致意思是一个年轻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时,没有思考能力时,最好不要接受太多的信息,尤其是不要看那么多“观点”先行的文章,那只会让自己更乱。而如今这个年代,最泛滥的是观点,阿猫阿狗也有话语权的时代,大家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表态——你看马尔克斯死了,没读过他的人都要冒出来表一下态:我没读过,怎么着?在你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时,这些观点对你而言就是垃圾,吃了也不会消化。缓解甚至消除信息焦虑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信息包围中把精品纳入自己的知识大厦,对垃圾视而不见,久而久之你的大厦越来越稳固,对你而言“未知”越来越少,焦虑自然就会消失。而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道路,从来就只有一条:阅读经典。现在网络上所谓的意见领袖,除了韩寒这样长的帅会开车的,大部分都是大叔辈的老男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从信息匮乏时代走过来的,因为信息匮乏,所以对于来之不易的信息(往往都是经典著作)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地读,反复地想,反复地谈论,最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现在则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赶去接受新知识,完全没有时间消化、理解和吸收。当然那种匮乏是另一个极端,匮乏时代无中生有,难。没想到这个泛滥年代,做做减法,少上点儿网,多读点儿书,居然也这么难,你看那么多的强制断网App就知道,这事儿和减肥一样也是需要强大意志力的。我们可以向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仍然很淡定的读书人学习。读经典原著,享受钻研乐趣梁文道把他帮《读书好》杂志访问过的读书人访谈做了一本书叫做《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读书人》,大家可以看看。这十五个读书人,职业各异,大学教授,媒体老板,报社编辑,出版人,艺术家,作家,电影导演——从他们产出的作品和工作量上可以看出他们看上去都比普通人忙。但仍然抽出很多时间阅读——而不是上网。别以为你学过历史课,学过地理课就可以。我个人经验里,仅仅中国近代史从1949到1990发生了些什么,都是读了很多纪实才慢慢清晰的。如果连土改,四清,反右和文革究竟谁先谁后都没搞清楚,就先别跟着大队反思文化大革命,老老实实读几本书,弄清楚这个时间线先。很多时候,当你弄清历史事实,观点与是非自然就不言自明了。完全不用为那些汗牛充栋的“研究专著”,那些各执一词的对骂而焦虑。如果你肯花半天时间,从头到尾看一遍托马斯·潘恩写的小册子《常识》,关于国家,人民,政府什么的争论就都是浮云了。这本小册子里几乎每一句话都是金句,每一句抽出来都可以写一篇文章,像“社会产生于我们的需求,政府产生于我们的恶行”一句话,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读完这本书,再去看网上各种意见领袖那些轰轰烈烈的争论都是如此言不及义,充满冗余信息。这十五个读书人,无论是何职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多的去阅读、重读经典。读书目标非常明确,而不是跟风读所谓“畅销书”。最后我们发现他们都是知识的输出者,信息世界的贡献者。而大部分人,只是胡乱地索取,无望地焦虑。当然,今天谈到知识结构,谈的比较多的当然是比较严肃的书籍。可能读起来是没那么快乐的,但那种钻研的乐趣,也比读通俗作品有更持久的快意,当然对大部分人而言,阅读的快乐有一大部分来自阅读各种小说,可小说中也有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不管怎么说,马尔克斯去世,一块大师多米诺骨牌倒下了。无论以前你听没听过他,不妨坐下来翻开《百年孤独》第一页开始读下去吧,不管是否读得懂。就当作业也好,修行也好,读完它。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逆潮流而动,仍然从容不迫,出品高质量,长文章的《读库》杂志的主编张立宪说过一句玩笑话:把自己说的那么厉害,有本事读完一本书吗?
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成瘾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具体症状是,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如果没有明确的查阅目标,我们就会无限地浏览信息,查到任何时候都不够,心理上也得不到获得所需信息后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不断重复同一行为,使大脑内部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信息成瘾”。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反阅读”有关“碎片化阅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调查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所谓碎片化阅读,一般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的信息,这种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或者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娱乐时尚。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其实恰恰是其弊端所在。或者说,对碎片化阅读的不同态度,恰恰源自对碎片化阅读诸特征的不同角度的解读。首先,和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削弱了阅读的自主性。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的焦虑。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它让碎片化的时间变成碎片化的人生。所以第二,碎片化阅读又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阅读是对现实生存处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阅读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阅读计划的前提下,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选择那些轻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战性的烧脑文章。有人说,碎片化阅读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在某种层面这确乎是事实,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但是这是怎样的一种阅读呢?众多庸俗化的心灵鸡汤、无数反科学乃至伪科学的“健康知识”,大量多年前就已经被揭露的谣言……这样的阅读不但不会提升人生境界,反倒恰恰固化了原有的偏见和谬误;它不但没有让琐碎卑微的人生得到丝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获得了一种“知识”“观念”层面的肯定——这样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从而归根到底,第三,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陷入了一种更体面、更坦然的浪费时间的方式;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在阅读,其实是在做着一件与真正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怎么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呢?北宋先贤欧阳修夫子自道,平生读书写作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这对于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做阅读和时间的主人,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试一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一部经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
承认吧,碎片化阅读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一你的一天从手机屏幕上新闻、购物节、消息提醒开始。上班路上,或准备松口气站会儿时,你抽空看一下刷屏的文章,通常很短,然后持续到睡前,你趁着没有闭眼又抽空了看了一会儿。这是我们的时代——不不,我不是说这是一个坏时代。我其实是想为碎片阅读时代说几句好话。最猛烈地对碎片阅读的批评发生在几年前,新浪微博刚开始兴旺,有一位著名的网友宣告停止用微博,因为自己被碎片信息搞得焦虑、沮丧,甚至难以专注。好多人赞同,叹息,甚至厌恶自己。然后我们大踏步地迈进了以公众号、朋友圈为主的信息获取浪潮里。快速浏览,快速遗忘,在脑子里留下一串碎碎的词句。凭借印刷,我们曾建立过一个缓慢、完整而不易被遗忘的信息地图。如今,我们的信息地图上,是一些飞快划过的亮光。像是流星雨,哪一颗你都看不清,但满天又的确亮闪闪的。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早已经是碎片阅读,而且这是一个短期内不可逆的过程。二这并不是坏事。并不绝对是。坏事是,我们一直没有认真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坚守长阅读也不是坏事,阅读书籍和长文章仍然必要,但将 “碎片化阅读” 当成一种毒蛇猛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与它有关的日子真的该结束了。价值观和时代往往是不同步的。尽管时代的信息早已经碎成一地,仍然很少有人公开承认碎片才是正义的。人们更乐于公开缅怀长阅读和书籍,并因为这种公开缅怀赢得共鸣。因为长时间倡导 “长文” 阅读,我经常有机会和一些人聊到长阅读。一个明显地感受是,从价值观上认同人应该读长文的人,更多是靠碎片信息保持着对社会的了解。其实(包括我在内)大多数缅怀者也是碎片信息的好朋友。而且,既然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接近 10年,那么我们已经凭借碎片阅读,构建了目前并不差的进步。三不久前,被期待的微信读书发布,但并没有流行起来。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过于强烈地违背时代进程。很多人批评 “碎片化阅读”,我却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社会的一个救星。微信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日常生活,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最好机会。因为人们此前根本连碎片化的阅读都逐渐失去了。我看到朋友圈所有人都在转各种文章,我的一些从不阅读的亲友,如今开始阅读一些短小的内容。这些阅读都是微信重新送回来的。何况,这些碎片阅读是不是价值很低?我觉得不是。我自己也怀念长阅读,但碎片化阅读很有用,也更现实。阅读本身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因为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阅读一篇文章,触动一种情绪,持久保留下的是这种被触动的情绪而不是文章本身。一门学问最终要被转化成见识和技能保留下来。系统知识更多是在代与代的传递时才更加重要。举例来说,碎片化信息对情绪的打击,确实是换了一种方式。一本本的书或一篇篇的长文章,像是重锤,而这些碎小的文章和信息,却像是子弹,撞击许多点,最后连成片。很难说哪种更好,但既然我们已经身处在被子弹撞击的时代,应该做的是调整,进化自己。人类完全可能养成全新的学习方式。把碎片化阅读的便利性、有效性做到极致,会比“对抗碎片化” 更有价值,也更有机会做到。所以,我仍然欣赏和佩服那些主要依赖长阅读的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然碎片化就在身边,不如不对抗,不如把无可躲避的碎片化阅读做到最好。
求休闲娱乐方式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范文!
一、中小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休闲观念
我们查询了绵阳市近年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获取了宝贵的资料,为调查打下了基础。调查事实如下:
(一)绵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人均达到8543元,比2007年增长5.1%,剔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增长1.6%。
(二)城镇居民消费小幅增长,消费结构变化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5000多元,比2007年增长3.2%,消费结构变化。
食品消费增幅较大,人均食品消费2032元,比上年增长5%。人均衣着支出511元,比上年增长3%。人均购买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449元,较上年增长0.8%。医疗保健消费平稳,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23元,较上年增长0.6%,医疗保健支出连年猛增的势头得到抑制。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休闲观念。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从单一到多姿多彩。各种高新科技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娱乐休闲方式。
二、关于绵阳市涪城区城镇居民娱乐休闲方式的调查
按年龄层次,在调查活动中我们分别调查了青年,中年,老年人三大人群的娱乐休闲方式。
(一)青年人之娱乐休闲方式
对青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调查得知:以往“粗茶淡饭”,“勤俭节约”等美德观念已逐渐淡化。许多青年人注重,“吃要有营养,穿要讲样式,玩要讲多样,用要讲高档”。而泡网吧,KTV,逛商场,吃快餐等提前消费,在当今社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负担。在调查中,我们反馈到的信息是:认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占42.6%,认为‘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占21.3%,认为助长好逸恶劳的占7。2%,回答说不清的占5.1%。这表明当今相当多的青年的娱乐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有42.6%的人向往“四讲”的生活方式。但对“四讲”的生活方式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数高达52.4%。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主要包括:上网,阅读,KTV,逛街,公园,看电影,而品尝美食亦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
(二)中年之娱乐休闲方式
中年人如今在社会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他们日夜操劳,辛勤工作。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上有年过半百的父母,可谓是最辛劳亦是压力最大的人群。
这一人群的娱乐休闲方式也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大体情况如下:在十年前,大约80%的人,娱乐休闲方式,只是去公园,看电影,仅仅只有简单的物质享受,总体表现为消费水平较低,娱乐休闲方式单一,每月500-800元收入。消费目的也是简单的朋友聚会,家人团聚。而有10%的人,消费水平就更低,娱乐方式更单一。另外10%左右的人的消费水平已达到1000-1500元,娱乐休闲方式多样化,健身房,美容馆是他们的必去场所。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同样是这些人,他们的收入已提高到2500元左右。80%的人消费水平已达到2000-2500元每月。娱乐方式也是各种各样:上网,逛商场,看电影,逛公园,去美容院,健身房,茶馆。而10%的人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3000-3500元每月,他们的消费开销已包括外出旅游,买车养房了。而不能忽略的问题是仍然有10%的人处于低收入低消费,根本没有娱乐方式或是娱乐方式单一的状态。这也是未来我们国家,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综合上述,这些数据反应了绵阳市城镇居民的娱乐休闲方式,其中主要是:上网,逛商场,看电影,逛公园,去美容院,健身房,茶馆,旅游,买车。
值得肯定的是,人民的娱乐休闲方式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水平也日益提高。
(三)老年人之休闲娱乐方式
调查中我们发现,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有:逛公园,读书,看报,打麻将,去老年活动中心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有80%的老人会外出旅游,其中20%的是每月均去一次,40%是三个月一次,40%是每年一次。而另外的20%的老人会因为身体不方便或是家庭其他原因,不外出旅行。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方式90%觉得很满意,10%觉得有待改进。这些数字都是喜人的。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老人们在20甚至30年前几乎都回答根本没有时间娱乐,没有娱乐休闲方式。他们都说,那时的他们如同牛,只知道干活,工作,没有时间想其他的事情。而如今,他们都很悠闲,有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跳跳舞,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偶尔外出旅游,这生活是真的很好啊。
综上所述,绵阳市老人的娱乐休闲方式虽然是很简单的,但却使他们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三、关于绵阳市城镇居民娱乐休闲方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就总的趋势来说,中小城镇居民的娱乐休闲方式日趋丰富,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主要表现在青年人群中,给家庭带来了过重的负担,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对于青年人,首先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关,懂得怎样消费,怎样面对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从俭朴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对于中,老年人群我们则应该丰富他们的娱乐休闲方式,完善娱乐设施。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完满人们的生活
黄金假日,朋友聚会、家庭出游都是消费者选择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迪厅以其强劲的动感音乐及可以自由舞动的快感,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以其28.4%的选择比例荣登娱乐场所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酒吧和歌厅。国庆期间,由于长假的原因,年轻人更倾向于彻夜狂欢,释放压力,但100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年轻消费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适当的放松有助于恢复体能,但过度的狂欢容易导致睡眠不足,体制下降,抵抗力缺乏等亚健康状态,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及节后正常工作,请大家注意休息。
娱乐场所消费费用较高,但由于经济危机、失业等社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娱乐的花销更为理性,偏向于物有所值的花费项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国庆八天长假,六成消费者在娱乐方面的费用支出,可接受的范围在1000元以下。
暑期促销的喧嚣方才停歇,“十一”国庆黄金周消费热潮已蓄势待发。“假日经济”已成为商家与消费者集中交易的时期,其消费力度呈“井喷”现象。2009年中国国庆消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消费习惯,人们在外出旅游、探亲访友、聚会用餐等传统项目外,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服饰、美容、电子产品及大宗商品购买等方面。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火热带动了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欲望。
此次国庆也呈现出双节消费叠加的现象,作为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将会引爆日用消费热潮,超市、商场、餐饮企业将因此受惠。 随后在国庆长假期间,由旅游、娱乐市场的带动,日用消费品市场将持续形成购销两旺局面。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广大消费者,国庆假期中,无论是购物、旅游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消费者的谨慎选择和理智规划,在选择各项服务产品中,要谨防假冒伪劣产品,遇到纠纷需以合法途径解决,同时,在欢度节日时,也要合理安排好娱乐时间,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卫生,轻松愉悦的享受节日里的美好时光。
发布于 2022-07-14 22:43:36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20:3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