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
网络上流行的史上最牛有那些?
近日,一则有关长春“最美小偷”的视频在网上被炒得火热,点击率不断攀高。这一段视频引起人们关注的兴奋点并不在于小偷盗窃行为本身,而是被定格在了行窃者的容貌上。人们纷纷打开视频只为一睹这个“最美小偷”到底有多美,观赏的色彩明显多于谴责的声音。明明是一个法制事件,最后却变成了娱乐新闻。 盘点2007年热闹非凡的网络江湖,由“史上最牛……”“最帅……”“最美……”等构成的“最系列”语言族群一时抢尽风头,变换着各种组合方式铺天盖地袭击着网友的眼球。透过“最系列”中的一个个事件和人物,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恶搞与八卦“精神”的滥觞,而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属性则被冲淡和漂白。 网络“最系列”究竟折射着怎样的一种社会心态?在当今社会,是否只有用娱乐之水浸泡过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习惯了在喧嚣的网络中极端的传播和欣赏方式的人们还能否找回看待事物的平常之心和平和之态?网络“最系列”的泛娱乐化,留给人们的忧思可能远不止这些。 从“最牛钉子户”到“最美小偷” “你见过这么美的小偷吗?”这是最近网络上比较热门和流行的帖子。 帖子里所说的小偷来源于网上的一段“最美小偷”的视频,打开这段视频,可以看到在吉林省长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重庆路上,一名抱小孩的女子当街行窃被人抓住。 原本再平常不过的一段视频内容,只因冠上了“最美小偷”这顶帽子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在某搜索网站输入“最美小偷”这几个字,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412000篇。而在一些论坛上,有关“最美小偷”子的跟帖数也愈千条。记者随便查阅了几个跟帖,发现网友们评论的内容也多是围绕“最美”展开的。 一位跟帖人这样品评:“小偷是挺美啊,真是最美小偷!”甚至还有网友这样跟帖说:“这样的美女,要是我抓了可能会怜香惜玉放了她。” “最美小偷”只是近来网络上“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就在不久前,一个关于昆明的“最帅警察”事件也在网络上兴起了一阵波澜。事件的缘起是一篇题为《女子脱衣要钱 民警为其遮羞》的新闻,被一些网站转载后,新闻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但这位警察却因为像“刘德华一样酷、像陆毅一样帅”一时间成为网络红人,让这位警察自己也哭笑不得。 打开网络,“最系列”用语数不胜数。除了“最美小偷”“最帅警察”之外,“最美女老板”“最美女大学生”“北大最帅男生”等等极具噱头的称呼也在诱惑着人们的眼睛,还有4年翻译23本书的“史上最牛女翻译”,想要开飞机上天的“史上最牛女演员”,有自己个人博客的“史上最牛乞丐”,甚至一只狗因用仅有的两条腿爬行寻找食物而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狗”。 如果追根溯源,“史上最牛钉子户”可能是这个“最系列”家族的源起。今年3月份,重庆市一户居民因拒不搬迁,致使自家房屋成了“大海中的孤岛”,被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自此后,这一句式就以破竹之势迅速占领了网络天地。有人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史上最牛网”,打开这个网站,什么“史上最牛的逃课”“史上最牛的翻车”“史上最牛的泡妞高手”……,令人应接不暇,系列视频达到近7000个。 谁在导演网络“最系列”这场戏 不可否认,在网络“最系列”事件之中,有一些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这里面,既包含着对丑陋行径的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歌颂。河南电视台一位女记者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记者哭了。这张照片一经上网,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称她为中国“最美女记者”,在这个称谓的背后,体现着网友们对这位女记者善举的由衷赞美之情。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刘厚军表示,如果网络上大量所用的“最……”句式都是像“最美女记者”一样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这种评价虽然极端化,但其积极意义也还是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当前在网络上出现的大量“最系列”句式,更多地却是以夸张戏谑的娱乐化方式存在的。 那么又是谁在背后助推和导演着网络上的一个个“最系列”事件呢? 综合网络上大量的“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一些网站为了抓住网友的眼球,故意采取极端和夸张的方式,将一些事件和人物冠以“最……”的帽子。在这个漫无边际的网络海洋中,一般的行为和言语已没有人注意,似乎只有激烈的言辞、夸张的姿态和极端的看法才能吸引众人关注,才能成为焦点。另一方面,这也是网络上恶搞思维的一种延续,是网友们集体“恶搞智慧”的结晶。“史上最牛”的诸多事件之中,很多都带有恶搞意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昆明的“最帅警察”受热捧的同时,有网友将诸多美女的照片与“最帅警察”的照片进行合成,其中还把芙蓉姐姐“嫁接”进来,体现了一种无厘头式的搞怪。 在长春市一家IT公司做程序员的白效贤告诉记者,网络被许多人看成是一个情感的宣泄场,并在此以娱乐为目的寻找快感,因此,也就会有许多人搞出“最这个”“最那个”的东西来娱乐网民并大受欢迎。在这一点上,“最系列”迎合的是“大众娱乐精神”,是一种网民的娱乐狂欢。 网络上的“最”字眼需要清扫了 对此,许多人不无担忧地表示,“最系列”事件体现出了一种网络上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在寻求娱乐化刺激,并抱着一种麻木的看热闹起哄的哄客心理。还有一位网友认为,“最系列”现象背后透视出的是马克斯·韦伯在一百多年前所批评过的那种“软乎乎的幸福主义”,即懒得去思考事件的深刻本质,而宁愿把它变成一种茶余饭后的无聊话题。 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对于网络“最系列”事件大可不必当真和大惊小怪,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网络修辞手法,不妨将此当作一个小孩子的游戏一笑了之,或者当成一种市井闲言一听了之。你思考你的,我娱乐我的,互不相干。 长期研究道德教育问题的吉林教育学院张连和老师认为,“最系列”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社会浮躁心态让人担忧。把什么事件都贴上娱乐化标签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心态,反映出的是一些人理性的缺失和心态的失衡,很多事情都容易情绪化,缺乏平常心。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无疑是对这种情绪的推波助澜。 刘厚军博士也认为,网络不是泛娱乐化的“实验室”,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恶搞和娱乐的。面对网络上如火如荼的“最系列”事件,有关教育和管理部门不能漠视,而应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中有自己的声音,加强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培育民众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一些媒体和网站也应该认真反思,不应为了单纯追求轰动效应和吸引读者眼球就纵容甚至直接参与策划,给一些事件冠上“最……”的夸张表述。 一些思想教育界人士呼吁,应该给网络上的“最”字眼来一次大扫除,剔除那些夸张、恶搞甚至扭曲了价值取向的“最”字眼。先从网络用词开始,引导人们以理性和平和的心态看待那些进入网络视野的新闻事件和人物。
通过看娱乐至死这本书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当时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对电视影响取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生活越来越娱乐化都有着不同见解,人们都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也是好几年前看的这本书,这本书关注的不是娱乐化的内容,而是导致娱乐化的媒介,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一方面有利于文化内容的传播,但另一方面对文化具有反作用力。对《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写作主题,写作目的也有大体了解,有着我的个人见解,我将说一下我读完了《娱乐至死》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以下就是我的个人观点。
一、批判的的核心不是娱乐化的内容,而是电视这种媒介形态对文化教育的反作用 ,既让人们接收信息更多,但是对文化、价值观传播也有不良影响。
在主流媒介的影响之下,我们逐渐沉溺于简单的快乐而不能自拔,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过于沉溺于娱乐,大家都想着一夜成名,所以很多的人都想着拍拍视频,成为网红,视频,照片的兴起,我们只能看到一片树叶,我们无法看到整片森林,同时我们只能看到一片天空,而不是完整的天空,这对于青少年的思维的开发,以及想象力的破坏是巨大的,但是书籍不仅可以连贯我们的思维更是的可以开拓我们的思想,拓宽我们的精神境界。这本书就阐述我们不应该沉迷于娱乐,而忘了向前发展,完善自我。
二、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科技是个双刃剑,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它能让好的事情发展得更好,也能让不好的事情变得更难以收拾,应该理性对待,切记不能够沉迷。
《娱乐至死》指向的不单纯是娱乐行业,而是在批评新闻、教育、政治等严肃公共行业的娱乐化。娱乐环境特别是电子产品相关的,20世纪以来飞速发展,传统的年轻人娱乐项目和环境立马被打破。从玻璃弹珠到手机,从运动场公园到网咖甚再到随时随地就能开黑。现在年轻人比他们父辈们更容易接触到这些娱乐环境,而且接触到的娱乐环境质量更高更容易让人上瘾。现在的娱乐可以把一个乖孩子变成社会上的混混,对一些年轻人有着极大危害。
三、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媒体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带有娱乐性质的消息中,少掉了自己应该有的思考,快节奏的生活,转瞬即逝的热点,让人们对生活逐渐减少了思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文化的传播渐渐的从口头传播到书面文字,再到媒体的广播,电视,电脑。这和以前相比较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于消息的接收扩大了很多倍,大到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慢慢消化每则消息所带来的影响。或许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里,已经没有空间给人们去做过多的思考,科技的发展缩小了距离,让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地提高,从而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填充。所以对于每一个消息也许更多的是简单的做出反应但就仅限于此,这样铺天盖的消息提供在每个人的手机,电视上,让人无时无刻在被填充着五花八门的、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娱乐至死》最终的落脚点不是批判,而是在积极寻找建设的方式,特别是在强调我们应该提升对各种媒介形态的认识。
总结
通过阅读《娱乐至死》之后,警醒着我们,多媒体技术的发达确实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娱乐途径变多,但同时也应该警觉,我们在享受这种娱乐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如今在快节奏的空气氛围中,加之小视频等互联网产品的推波助澜,我们可集中的注意正被外界不断地偷窃。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拥抱技术的进步,同时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应辅助人类提高效率,断练技能,而不能本末倒置,反被技术削弱了自身的才能。以上就是在我读完了《娱乐至死》之后明白的道理,都是个人观点,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
“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①
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将严肃新闻娱乐化,也就是硬新闻的软化。另一个方面,还表现在硬新闻数量在减少,而软新闻比例在增加。 ① 马松娟, 郭亚婷.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传播》2006年第10期,P45.
广电总局发文称“坚决抵制泛娱乐化”,什么是泛娱乐化?
广电总局的发文称,坚决抵制泛娱乐化,泛娱乐化其实是近几年才有的一个概念。其实指代的就是那些近几年来出现的格调并不算太高,仅为娱乐为目的,吸引观众眼球的活动。泛娱乐化很有可能导致娱乐至死的出现。其实泛娱乐化也是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陷阱,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渐渐腐蚀人们心灵的现象。通过泛娱乐化出现,很多观众通过现代媒体的摄入,得到了很多短暂的轻松和快乐,但是其实这种内容是非常空洞浅显的,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不会让人得到特别多的收获。其实就是把大众喜欢的一种事物大量的开始投放和出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种泛娱乐化的情况。而广电总局如今发文宣称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其实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娱乐圈止步于娱乐化,而不是过度成泛娱乐化。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传播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平台出现,也就导致了很多大量低俗的短视频内容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民众们却深陷于短视频的漩涡当中。正是因为这些消费主义者觉得大众喜欢这种视频文化,才会渐渐出现这些低俗的网红,导致整个网络环境乌烟瘴气。泛娱乐化真的是一种非常无用的现象,不仅有可能会让公众陷入这种无底线的自嗨狂欢当中,也有可能让我们整个娱乐行业都陷入一种无法再度创新的情况,所以泛娱乐化真的需要切断,还给我们的娱乐产业一个清朗的环境。而且泛娱乐化不仅仅是有可能会侵害到很多观众的权益,还有可能会让很多不法分子从中谋利,所以泛娱乐化不仅仅对于娱乐产业是一种伤害,而且也是应该全体民众彻底抵制的。
发布于 2022-10-03 15:35:05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3 23:04:43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3 11:47:14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3 20:2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