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内容和特点-娱乐至死主旨

文章介绍:

如何评价《娱乐至死》?

此书豆瓣评分8.4分,是豆瓣读书top250里的一本。《娱乐至死》对于每一个新传学子都不会陌生,因为这是每一个学新闻传播学、影视学等等专业学生的必读学籍。不仅如此,这部书在各大网上书店的热销榜单也有自己的位置。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大众不得不看的书。也是一部颇受大众欢迎的书籍。

此书以20世纪的后半叶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新旧接替的过程中,电视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变化。这种影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宗教、经济、文化。本身是一种娱乐的电视,虽然开始以娱乐生活的方式出现,但渐渐的开始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一切严肃的文化,都开始倾向于成为娱乐表达的内容,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大众。最后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娱乐的时代,我们也成为了一种娱乐至死的人。

总的来说,作者的观点认为,印刷时代的逝去,也意味着人们理性和思考能力的逝去。以电视和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虽然也在做着印刷媒体的事情,也在传播着文化,也在讲授着知识。但娱乐化的方式,让受众逐渐失去用思考来接收的本领。事实上,这部书之所以在21世纪仍旧受到欢迎,重要原因在于,此书所谈的电视和媒体,换成现在的网络也同样适用。也就是说,我们一直生产的媒介手段,一直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而大众在娱乐化的接收着信息,传达着信息。人类最后的出路和消解方式又是什么吗?当然作者尼尔波兹曼没有告诉我们,因为这是我们至今还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读者思考的问题。

《娱乐至死》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娱乐至死”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或者说,自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出版以来,它就无数次地被人们提及,从电视普及的年代,到网络主导的现代,这个概念从未远离我们,并且一步步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为我们描述了一场1854年的政治辩论,交锋的双方是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的规则可能会让我们有点吃惊,道格拉斯走上台后,需要首先讲整整三个小时,接下来,林肯再讲三个小时,然后,道德拉斯还会再次登台,进行反驳。这一来一回加起来,就要超过七个小时。结果轮到林肯发言的时候,他发现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于是就和现场的观众们说,你们先回去吃饭吧,吃饱了回来继续听。当时的观众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一切也都按照林肯的计划进行。波兹曼讲完这个故事后,在书中感叹道:“这是怎样的听众啊!”

印刷品适合进行理性思辨,电视适合进行娱乐,如果我们用电视来思考严肃的政治信息,就会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波兹曼也许说的没错,但他讨论的是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和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关系其实不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类不仅会塑造技术,技术反过来,也会塑造人。作为麦克卢汉的信徒,波兹曼非常同意“媒介即信息”这个观点,不过,他认为这个说法也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按照波兹曼的原话来讲,“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因此,波兹曼换了一个比喻,认为“媒介”更像一种隐喻,潜移默化、甚至出人意料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因此,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一种文明,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了解这种文化中使用的传播工具。

什么是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指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

拓展资料:

1、电视本身的性质就是娱乐性的,这表明在电视上所展现的一切都是娱乐,都是为了娱乐。观看电视不需要思考,但人们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正因为电视的包罗万象,其他的一切都按照电视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最终成就了娱乐的时代。

2、在媒介的转换过程中,很多东西并没有得到复制,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东西。在试图将宗教或者教育搬上电视屏的时候,最重要的那部分东西已经丢失了,电视作为一个娱乐性的载体,实际上并不能承担那些重任。

参考资料:娱乐至死——百度百科

《娱乐至死》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2、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

3、该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用事实论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4、该书共分为两大板块,前言和正文;正文又分为两篇,共11个章节。前言部分旨在通过现实世界与两本书的对比,当1984年到来时,《1984》中的预言并没有得以实现,反而在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正在逐步地成为现实。

《娱乐至死》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该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用事实论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

该书共分为两大板块,前言和正文;正文又分为两篇,共11个章节。“前言”部分旨在通过现实世界与两本书的对比,当1984年到来时,《1984》中的预言并没有得以实现,反而在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正在逐步地成为现实。

扩展资料:

20世纪后半叶,电视媒体的异军突起,印刷媒介逐渐式微,甚至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电视对于日常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成为组织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

而电视的表达形式往往是娱乐性的、碎片化的、排斥思考与逻辑的,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大众也日渐习惯于这种娱乐化的媒介接触,变成了一群娱乐至死的人。

尼尔·波兹曼敏锐地观察到了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人类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娱乐至死


原文链接:https://671922.com/22236.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4 12:55:49  回复
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该书共分为两大板块,前言和正文;正文又分为两篇,共11个章节。“前言”部分旨在通过现实世界与两本书的对比,当1984年到来时,《1984》中的预言并没有得以实现,反而在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